灯具上的条码主要表示产品信息编码,其具体含义和作用如下:
条码组成
条码由黑色条纹(条)和白色空格组成,通过不同宽度的线条组合形成可识别的图形标识。黑色条纹对光线的反射率较低,白色空格反射率较高,两者交替排列。
编码规则
条码遵循特定规则,例如:
长度 :通常为13位数字(如ENA-13码),部分特殊商品可能使用其他类型(如CODE128、CODE39等)。
结构 :包含前缀码、制造商代码、商品代码及校验码等部分。
产品身份标识
条码用于唯一标识每台灯具,包含制造商代码、产品代码及地址码,便于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管理。
生产与供应链管理
制造商代码 :标识生产厂商,便于追溯生产源头。
商品代码 :对应灯具的型号、规格等信息。
地址码 :部分型号的应急灯需设置独立地址码,避免重复。
功能与作用
智能化管理 :通过地址码实现对应设备的精准管理。
商品追溯 :便于追踪生产、运输及销售环节。
非强制要求 :普通灯具(非特殊认证产品)的条码并非国家强制要求,部分产品可能仅用于企业内部管理。
类型差异 :若需强调产品认证,可能使用EAN-13等标准码;普通商品可采用CODE128等通用编码。
建议消费者购买时可通过扫码查询产品信息,但需注意辨别条码的真伪,避免因伪造条码导致购买到劣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