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佩戴口罩
选择合适口罩(如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确保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鼻夹压实贴合面部。
佩戴前需洗手消毒,使用后按规范丢弃。
勤洗手
每2小时用肥皂或流动水洗手20秒,尤其在接触公共物品、进餐前后等场景。
保持社交距离
尽量避免人群密集场所,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减少飞沫传播风险。
室内通风与清洁
每天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利用紫外线杀菌。
常规消毒公共场所(如教室、食堂),使用后及时清洁餐具和个人用品。
健康生活方式
增强体质,通过锻炼提高免疫力,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
戒烟限酒,避免疲劳过度。
公共交通与食堂
优先选择步行、骑行或私家车,必须乘坐时全程佩戴口罩。
食堂采用分餐制,餐具高温消毒,避免生熟食品混用。
医疗场所与旅行防护
医疗机构需佩戴防护装备,接触病人后及时洗手并隔离。
出入境或前往疫情地区旅行时,主动申报健康状况,遵守当地防疫规定。
症状监测与就医
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立即就医并隔离,避免前往公共场所。
不轻信谣言,通过官方渠道获取防疫信息。
疫苗接种与宣传
按时接种新冠疫苗,配合核酸检测等防控措施。
积极参与防疫知识宣传,履行“健康第一责任人”职责。
通过以上措施,既能有效保护自身健康,也能为社区防疫贡献力量。建议通过官方渠道(如卫生健康部门网站、学校健康教育平台)获取最新防护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