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针灸专业主要学习中医基础理论、针灸推拿技能及临床实践等核心内容,具体课程设置因学校而异,但核心框架相似。以下是主要学习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
包含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病机等,是理解针灸治疗原理的基础。
人体解剖学与生理学
研究人体结构与生命活动规律,为针灸推拿提供精准操作依据。
病理学与药理学
分析疾病成因、发展机制及药物作用,辅助精准诊断与治疗。
中医诊断学
掌握望闻问切四诊法及现代辅助检查,用于疾病评估。
中药学与方剂学
学习中药性味归经、功效及配伍,结合方剂学优化治疗方案。
针灸学
系统学习经络腧穴、针法灸法(如毫针、艾灸)及针灸治疗原则,是专业核心。
推拿学
包含推拿手法(如一指禅、拿法)与治疗学,结合针灸实现综合调理。
针灸推拿治疗学
深入探讨针灸推拿的适应症、禁忌症及疗效评估。
实验课程 :如针灸推拿效应与机理实验、体格检查训练等。
临床实习 :通过诊断、治疗实践提升实操能力。
技能训练 :包括经络腧穴定位、针刺手法、拔罐等实操。
中医经典选读 :研读《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经典着作。
现代医学知识 :如神经病学、内科学等,增强综合诊疗能力。
注 :部分高校增设中医法律法规、计算机辅助诊疗等特色课程,以提升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