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科普 进在古文中有哪些意思

进在古文中有哪些意思

发布时间:2025-05-04 15:40:24

“进”在古文中的含义丰富,主要包含以下几类:

一、基本含义

前进、移动

表示向前的动作,如《陈情表》中“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岳阳楼记》中“是进亦忧,退亦忧”。

出仕、做官

指进入官场任职,如《陈情表》的“进退”指仕途进退,《岳阳楼记》同义使用。

二、引申含义

进献、进呈

指向上级呈递物品或意见,如《促织》中“翼日进宰,宰见其小”。

劝谏、进谏

表示向君主或长辈提出建议,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时时而间进”。

推荐、举荐

指推荐人才或事物,如《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忌进孙子于威王”。

超过、胜过

表示在程度或数量上胜过他人,如《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中的“进”可理解为在品德或成就上的提升。

三、特殊用法

进入、入内

如“府尹叫进后堂来说”。

促进、增强

表示推动事物发展,如《史记》中“礼减而进”。

四、词性补充

“进”在古文中既可作为动词(如“前进”“进谏”),也可作量词(如“一进”表示两进院)。

以上分类综合了《说文解字》《古汉语大辞典》及《文言实词用法》等多部权威资料。

温馨提示:
本文【进在古文中有哪些意思】由作者 山东有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转载提供。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有货号 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有货号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