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的位置变化与月相和农历日期密切相关,具体规律如下:
新月(朔月)
农历初一左右,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地球背对月球,此时月亮在地球阴影中,不可见(即新月或朔)。
娥眉月
农历初二至初六,月球逐渐偏离太阳方向,形成弯月(娥眉月),此时月亮的凸面朝向西方太阳,可见部分被照亮。
上弦月
农历初七、八,月球与太阳成90度角,半圆形亮面朝西,出现在黄昏后西方天空。
满月(望月)
农历十五或十六,月球与太阳相对,整个月亮被照亮,此时月亮在东方升起,日落时位于西方天空。
下弦月
农历二十二、三,月球与太阳再次成90度角,半圆形亮面朝东,出现在黎明前东方天空。
月升方向 :从新月开始,月亮每天升起时间比前一天晚约50分钟,满月时升起时间最晚,可达凌晨。
月落方向 :始终与升起方向相反,满月时在西方落下,新月时不可见。
月中位置 :满月时位于东方天空最高点,新月时位于西方天空最低点。
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影响,月亮每天升起时间提前约50分钟,但具体时刻因地理位置和年份略有不同。
当月球位于地球背面时(如2022年9月14日),地球上看不到月亮。
综上,月亮的位置由月相和公转位置共同决定,其升起和落下方向始终为东方和西方,但具体时间每天变化约5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