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赋分”和“原始分”的概念,结合搜索结果的解释如下:
定义
原始分是考生在考试中获得的 卷面分数 ,即考生实际答题得分的直接反映。例如,数学试卷满分为150分,考生答对120题,则原始分为120分。
特点
仅反映考生对试卷中各题目的掌握程度,无法体现考生之间的相对位置或能力差异。
在新高考改革中,原始分通常作为等级赋分计算的基础数据,但不直接计入最终高考总分。
定义
赋分是原始分经过 等级划分和转换 后的成绩,用于反映考生在全省考生中的相对位置。例如,某省将考生按原始分排名后,划分为A、B、C等等级,再根据等级对应的分值区间进行转换。
特点
通过等级转换,赋分消除了不同试卷难度、题量等因素的差异,使不同科目、不同批次的分数更具可比性。
在新高考中,赋分后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例如数学赋分后满分仍为150分,但具体分数段为100分制。
维度 | 原始分 | 赋分 |
---|---|---|
本质 | 卷面直接得分 | 经等级转换的相对分数 |
作用 | 反映答题正确率 | 体现考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
结果呈现 | 具体分数(如120分) | 转换后的等级分(如A等对应100分) |
等级划分 :不同省份的等级划分标准可能不同,但通常采用正态分布模型,将考生分为5-6个等级(如A、B、C、D、E)。
转换公式 :赋分公式一般为线性转换,例如:
$$text{等级分} = frac{text{排名}}{text{总人数}} times text{赋分区间上限}$$
具体公式因省份政策而异。
通过这种机制,赋分在保障公平性和科学性之间取得平衡,是新高考改革中重要的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