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员培训的学时要求因培训类型和级别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学时要求
通常为16学时(每学时45分钟),通过理论考试和实操考核后颁发中国红十字会急救员证。
培训内容
包括心肺复苏(CPR)、创伤急救(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常见急症处理(如溺水、触电、火灾、地震逃生)等基础技能。
学时要求
一般为2-4学时,以集中讲座授课为主,侧重基础急救知识的普及。
适用对象
主要面向普通公众,如学校、企业、社区等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宣传。
学时要求
初级救护员 :2天(16学时),含理论8学时+实操8学时。
医护人员专项培训 :需完成24学时,包括理论8学时+技能12学时+综合能力4学时。
特定场景培训 :如教育系统师资轮训班,可能长达8天(64学时)。
培训内容
在基础课程基础上,增加重症急救、多场景综合处置、团队协作等进阶内容。
培训形式多为理论授课与实操演练结合,部分课程可能采用全脱产或半脱产学习。
考核内容通常包括理论考试(60%-80%)、实操考核(20%-30%)及情景模拟。
建议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培训类型,并提前咨询当地红十字会或医疗机构了解具体课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