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背井离乡 想家的诗句”,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明月与雁声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周必大《行舟忆永和兄弟》:“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离别与孤寂
柳永《八声甘州》:“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高适《除夜作》:“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司空图《菩萨蛮》:“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天涯望乡
李觏《乡思》:“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杜牧《赠别》:“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归乡渴望
王安石《泊船瓜洲》:“明月何时照我还?”
唐太宗赠玄奘:“宁念本乡一捻土,莫念他国万两金。”
周邦彦《琐窗寒》:“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
节日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纳兰性德《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乡音与记忆
司空图《漫书五首》:“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白居易《杂诗》:“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土”的情感寄托 :唐太宗以“一捻土”象征乡土根基,体现中国人对故土的深厚情感。
“雁”的意象 :常作为传递书信的象征,如“雁足无书古塞幽”。
以上诗句通过自然意象、时空阻隔、节日情感等维度,展现了古人离乡背井的复杂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