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堡县就业主要依托以下三大支柱产业和模式,通过产业引领和就业扶贫政策实现广泛就业:
手工空心挂面产业
吴堡县以传统手工空心挂面为核心,通过《吴堡县挂面产业链发展规划》推动规模化发展。目前,全县有13家规模以上挂面加工企业及100余家小作坊,日产挂面16吨,年总产值超8500万元。该产业吸纳超100户、500余人就业,并带动了350个新增岗位。
山地苹果产业
辛家沟镇深砭墕村通过集体合作社栽植545亩山地苹果,带动47户贫困户增收,预计2020年户均收入超7万元。该模式实现“村集体+贫困户”共同发展。
毛绒玩具产业
通过江苏省仪征市对口扶贫协作,吴堡县建立毛绒玩具社区工厂,吸纳113名搬迁群众就业,月均收入超2500元,帮助200余户实现搬迁群众“楼上居住、楼下就业”。
“吴堡挂面匠”省级劳务品牌
通过制定2.0生产标准、搭建供需平台和专业化培训,推动挂面产业链延伸,形成质量认证体系,增强企业用工信心。
非遗文化产业园
投资1.4亿元建设非遗文化产业园,整合挂面生产、销售、体验等环节,进一步拓展产业链价值。
“企业订单+培训+补贴”模式
推行“企业选单、培训机构列单、政府买单”的培训机制,累计开展518人次培训,认定5个社区工厂和1个就业扶贫基地。
创业与转移就业补贴
对首次创业人员提供最高2万元贷款补贴;
对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脱贫劳动力发放500元求职补贴;
实现跨省就业的劳动力给予500元交通补助。
社区工厂与新型就业载体
如毛绒玩具厂、挂面加工厂等,提供就近就业岗位,解决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
产业园区与基础设施
建成非遗文化示范园和挂面产业园区,新增350个就业岗位,并配套完善基础设施。
通过以上产业支撑和政策保障,吴堡县实现从“蜗居时代”到“就业富民”的转型,显着提升贫困群众收入水平与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