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人口因各种原因离开农业生产领域,转向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业领域就业的过程。具体定义和特点如下:
人口范畴
主要针对拥有农业户口的劳动人口,包括男性16-59岁、女性16-49岁群体。
转移原因
因无法继续从事农业(如年龄、健康、技能不足)或农业劳动时间不足,需在非农业领域(如工业、服务业)就业。
就业形式
包括务工、经商、自主创业等,需取得合法收入。
就业登记 :符合条件的劳动者需在居住地办理就业登记手续,纳入城乡统一就业服务体系。
权益保障 :通过就业转移证等证件,享受社会保险、公共服务等权益。
农村牧区转移就业 :指在农村牧区从事第一产业(如养殖、种植)满3个月的劳动者,可能通过就地就业转移实现非农转型。
就地就业转移强调在原居住地实现非农就业,而转移就业更强调跨区域流动。
以上定义和分类综合了不同地区的政策表述,核心在于劳动人口从农业领域向非农业领域的转移及其带来的权益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