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灯具泄露电流是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电流通过非设计路径(如外壳或绝缘表面)流动的现象。这种电流流动可能由以下原因导致:
绝缘损坏 :灯具内部的绝缘材料(如塑料外壳、绝缘层)因老化、受潮或物理损伤而失去绝缘性能,导致电流泄漏到外壳或接触部件。
接触不良 :灯座、接线端子等接触部位因松动、氧化或腐蚀导致接触电阻增大,形成局部漏电通道。
环境因素 :高温、高湿等环境条件会加速绝缘材料老化,增加漏电风险。
安全标准
IEC/EN 60598-1 和 GB 7000.1 等标准对不同类别灯具的泄漏电流有明确要求:
一类灯具(低风险):≤1毫安
二类灯具(中风险):≤0.5毫安
其他标准 :部分国际标准将安全阈值设定为≤30毫安,但此值可能因应用场景不同而调整。
危害性
触电风险 :即使泄漏电流较小,若人体接触带电部件,仍可能引发触电事故,尤其是当绝缘性能下降时。
设备损坏 :持续漏电可能导致电路板过热、元件烧毁,缩短灯具寿命。
定期检测 :使用专业泄漏电流测试仪定期检测灯具,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
环境防护 :避免灯具暴露在高温、高湿等恶劣环境中,减少绝缘老化风险。
及时维修 :发现接触不良或绝缘损坏时,应立即更换损坏部件,避免隐患积累。
通过严格把控生产和使用环节,可以有效降低LED灯具的漏电风险,保障用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