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需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形成系统化、常态化的教育机制。以下是具体实施路径:
融入思政课程
开展优秀党课展示
各单位推荐高质量党课,经专家评审后集中展示,并向中组部推荐优秀案例。
设立“党史学习”主题党日,由党员教师轮流主讲,形成常态化教学机制。
创新教学方法
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式教学,增强课堂吸引力。
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历史文献、档案等,使抽象知识具象化。
红色文化浸润课堂
创建红色班级、社团,开展“红色经典”研读会、历史剧表演等活动,推动红色文化入脑入心。
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廉政教育基地等,开展“寻访红色印迹”实践活动。
服务群众实践
结合师生实际需求,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如改善学习环境、帮扶困难群体等,将党史学习转化为行动力。
设立党史研究基金,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研究、撰写论文,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主题活动与竞赛
举办党史知识竞赛、手抄报展评、演讲比赛等,激发学习兴趣。
开展“学党史·铸师魂”教职工主题宣讲活动,发挥党员教师的示范作用。
组织保障
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将党史学习纳入学校绩效考核体系,与教师评优评先挂钩。
资源整合
整合校内外红色教育资源,建立党史教育基地库,开发线上线下学习平台。
加强与地方党史部门、党校的合作,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评估反馈
定期开展党史学习效果评估,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收集师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通过以上措施,校园可形成“理论+实践+机制”三位一体的党史教育体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