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限额是金融机构用于控制和管理投资风险的重要工具,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信用风险限额
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限额 :限制对单一客户的贷款额度,防止过度依赖单一客户。
行业限额 :控制对特定行业的投资比例,降低行业风险集中度。
市场风险限额
VaR限额 :基于历史数据或模型计算,设定在一定置信水平下的最大潜在损失。
止损限额 :当损失达到预设值时,需强制对冲或平仓。
交易限额 :限制单笔或每日交易的最大金额。
操作风险限额
通过流程控制、风险评分等手段,限制操作失误或系统故障带来的损失。
流动性风险限额
流动性覆盖率(LCR) :确保银行持有足够的高质量流动性资产以应对短期资金需求。
国别风险限额
限制对单一国家或地区的投资敞口,防范地缘政治风险。
杠杆倍数限额 :控制投资者可用杠杆比例,防范过度借贷风险。
账户总资金风险限额 :确保账户内资金充足,避免爆仓。
集中度限额 :限制投资于单一资产、行业、地区或客户的最大比例。
宏观经济匹配 :根据经济周期和金融市场波动调整限额。
监管要求 :遵循监管机构设定的最低资本充足率等标准。
内部模型验证 :通过VaR等模型量化风险,并设定合理上限。
动态调整 :根据市场变化和业务发展定期修订限额。
监控与报告 :实时监控风险指标,定期生成报告供管理层决策。
通过以上分类和管理措施,金融机构能够有效控制风险敞口,保障资产安全与稳定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