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收取的学费为 束脩 ,具体信息如下:
定义与形式
束脩指十条捆扎在一起的干肉(又称脯),是古代诸侯大夫间互赠的见面礼,学生入学时需以此作为学费。
历史记载与标准
《论语·述而》明确记载:“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表明束脩是孔子教学的最低学费标准。 - 《礼记·少仪》进一步解释,束脩属于见面礼中的“至薄者”,象征性表示心意。
实际执行与理念
孔子虽提倡“有教无类”,但通过束脩形式表达对教育的重视,未对贫富学生收取差异。 - 部分记载提到孔子可能未正式收取学费,而是将束脩作为见面礼,强调师生间的尊重。
后世影响
束脩成为后世教育中“学费”的代名词,体现了古代礼仪与教育的结合。
总结 :孔子收取的学费以束脩为象征性礼物,实际执行中更注重教育理念的普适性,而非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