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门理财学》作为中国经济学史上的重要着作,其评价需从学术地位、历史影响及思想价值三个维度综合考量:
开创性学科构建
该书首次系统梳理了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以《诗经》《尚书》等五经为理论基础,结合儒家经典与诸子思想,构建了“孔门经济学”体系,填补了西方经济学史中对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空白。
中西经济学的桥梁
陈焕章采用西方经济学框架重述中国传统思想,如“生财有大道”“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等理念,为西方政治经济学提供了中国伦理学和社会学的补充资源,促进了两者融合。
中国经济学奠基
作为中国人首次以博士论文形式在西方出版的经济学着作,《孔门理财学》标志着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开端,具有里程碑意义。
西方学界认可
该书自1911年首次出版后,长期被英美多家出版社重印,成为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经济和公共法律丛书,影响西方学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社会价值
强调“以义理财”,主张通过聚人、守分安位实现人类生存,与西方经济学追求经济效率形成对比,为解决社会公平问题提供新视角。
伦理与经济的结合
陈焕章提出理财应遵循“正义原则”,将聚人、守序与财富管理结合,体现中国传统伦理对经济活动的渗透。
制度创新
书中探讨“常平仓”“货币制度”等中国传统经济制度,为理解古代经济运行机制提供重要依据。
部分研究指出,由于陈焕章对康有为思想理解不深,书中存在概念混淆现象,但整体仍以中国传统思想为核心,未完全脱离本土语境。
综上,《孔门理财学》不仅是中国经济学的奠基之作,也是跨文化学术交流的典范,其思想至今仍对经济伦理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