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素养专业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主要培养学生在数字环境下的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能力,以及数字伦理与社会责任意识。具体学习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核心模块:
计算机基础
包括计算机硬件知识、操作系统原理、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高级应用等。
网络基础
涵盖互联网原理、网络通信、网络安全、信息检索与利用等技能。
前沿数字技术
介绍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最新技术及其应用场景。
信息获取与评估
掌握信息筛选、评估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方法,学会使用学术数据库和特种文献检索工具。
信息处理与分析
包括数据基本概念、处理方法(如Excel函数、数据分析工具)及可视化呈现。
数字内容创作
利用多媒体软件、编程工具进行图文、视频、网页等数字内容创作。
数字安全
学习密码管理、网络防护、恶意软件识别及隐私保护策略。
数字伦理与法律
认识知识产权、网络伦理规范及法律法规,培养合规使用数字技术的意识。
数字化工具与平台
熟练使用AI工具(如知网研学平台)、思维导图软件及协作平台(如腾讯文档)。
教育技术应用
探索如何利用数字技术优化教学设计、提升学习效率及创新教学模式。
行业案例分析
通过实际案例学习数字技术在教育、医疗、金融等领域的应用与挑战。
通识性与专业性结合 :部分课程(如《人工智能导论》)为通识课程,面向全专业学生;另设教师数字素养等方向的专业课程。
实践导向 :强调实验、项目驱动学习,例如数据挖掘项目、AI应用开发实践等。
持续更新 :紧跟技术发展,定期更新课程内容以涵盖前沿技术(如人工智能伦理)。
通过以上模块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数字技术操作、信息管理、安全防护等核心能力,并培养数字化思维与创新意识,为适应未来数字化社会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