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自动化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关键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
自动导引运输车(AGV)
用于货物搬运和堆场运输,实现24小时不间断作业。例如,芬兰Konecranes公司提供的AGV具备快速充电功能,通过18个充电站实现电池维护。
无人驾驶集卡与卡车
通过L4级自动驾驶技术实现港口内车辆自主运行,提升运输效率。天津港、青岛港等已试点应用,采用北斗定位和5G技术实现精准对位。
自动化起重设备
包括岸桥、场桥等,实现船舶与堆场的自动化对接。厦门远海自动化码头是全球首个全自动化码头,岸桥单机作业效率达1075标准箱/小时。
信息化与物联网技术
通过传感器网络实现设备状态监测、货物追踪及环境分析,提升决策效率。例如,青岛港采用5G+MEC边缘计算技术,实现2.6GHz+700MHz双频融合通信。
自动化堆场管理系统
实现集装箱的自动存储、检索及分拣,降低人工成本。营口港鲅鱼圈港区改造后,自动化堆场可同时停靠2艘10万吨级船舶。
5G+AI融合技术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工程是全球首个5000万级集装箱码头,通过5G网络实现机械设备的远程控制与智能调度。
北斗定位与激光传感器
天津港、青岛港等采用北斗定位+激光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实现ART(自动导引运输车)的精准对位与360°安全冗余感知。
智慧零碳码头 :广州港南沙港区通过AI优化能源管理,实现碳排量减少16%以上。
全自动化作业流程 :青岛港实现岸边装卸、水平运输、堆码提箱等全流程无人化,单机作业效率创世界纪录。
港口自动化正从单机自动化向全流程智能化转型,关键技术包括AGV、无人驾驶、物联网及5G融合等。未来,随着AI与大数据的深度应用,港口运营效率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