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维《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以"大漠沙如雪"描绘边塞无边无际的荒凉,"燕山月似钩"则通过意象强化孤寂感。
二、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通过时空对比突显边塞永恒与人事更迭的荒诞性。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以"黄芦草"和"燕然未勒归无计"展现边塞的荒凉与征人的无奈。
三、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通过"葡萄美酒"与"沙场"的对比,反衬战争的残酷与荒凉。
四、高适《燕歌行》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以"白日黄云昏"的意象强化边塞的荒凉氛围。
五、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风雪夜归人,胡天八月即飞雪。"
通过"孤城闭"和"八月飞雪"展现边塞的严酷环境。
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结合边塞景色与征人情感,凸显荒凉中的悲壮。
七、李白《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以"天山雪"和"笛中折柳"的意象表现边塞的孤寂与思乡情。
八、其他经典
李颀《古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虽为送别诗,但隐含边塞离愁)
这些诗句通过自然意象与情感表达,共同勾勒出边塞的荒凉与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