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乐是指中国本土的传统音乐文化,其定义和范畴可概括如下:
广义的国乐包含中国境内所有音乐形式,涵盖:
传统音乐类型 :如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等;
音乐载体 :包括古代歌曲、戏曲音乐、地方音乐等;
器乐与声乐 :不仅限于传统乐器演奏,也包含现代中国人创作的作品。
狭义的国乐特指 近代以来经改良的中国传统音乐 ,主要特征包括:
历史背景 :以1920-1930年代中国广播公司音乐组为代表,吸收西方音乐理论及乐器;
形式特点 :在保留民族风格的基础上,融入交响乐、协奏曲等现代音乐形式;
代表性团体 :如现代国乐团。
国乐历史可追溯至远古时期,经历了以下发展阶段:
先秦时期 :形成“八音”体系;
汉唐时期 :宫廷音乐体系成熟;
宋元明清 :民间音乐与宫廷音乐并存;
近现代 :在西方音乐影响下,逐渐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新音乐形式。
国乐包含多种传统乐器,如:
弹拨乐器 :古筝(2500多年历史,被誉为“东方钢琴”);
拉弦乐器 :二胡(汉代起源);
吹奏乐器 :笛子、萧等;
打击乐器 :鼓类(大鼓、小鼓等)。
国乐以 民族性 为核心,融合了中原文化与各地音乐特色,既保留传统演奏技巧,又吸收了西方音乐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审美体系。
综上,中国国乐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瑰宝,既包含古代经典,也包含近现代创新,是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