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档是高考录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核心定义和流程如下:
投档是指 省级招生办公室根据考生分数、志愿填报情况及高校招生计划 ,通过计算机系统将考生的电子档案 按规则投放给指定高校专业组 的过程。这是整个录取流程的 第一步 ,只有投档成功的考生才有机会被录取。
按位次投档
省招办按考生在全省的排名顺序进行投档,从第一名开始,依次匹配招生计划。例如,某高校计划录取100人,投档比例1:1.2,则第100名考生的档案会被投出,后续考生依次类推。
分数与志愿匹配
投档时需同时满足分数和志愿条件。考生填报的志愿包含院校和专业组信息,系统会优先匹配分数最高且志愿顺序符合要求的院校。
投档线与排位确定
录取开始后,系统根据考生成绩和招生计划计算出 最低投档分数 (即专业组最后一名考生的分数)和 最低投档排位 (全省排名),形成投档线。
档案投递
省招办按投档线及排位,将考生档案 一次性投递给所有符合条件的高校 ,高校再根据内部录取规则进行二次筛选。
退档与调剂
若高校招生计划未满,系统会进行退档处理(如比例1:1.1或1:1.2);考生也可选择服从调剂,被退档考生有机会被其他院校录取。
平行志愿特点 :考生可填报多个院校及专业,遵循“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同一院校不同专业按顺序录取。
信息查询 :考生可通过省级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投档状态,若显示“档案已投档”,则表示档案已成功送达目标院校。
院校无独立分数线 :部分考生误以为每所高校有独立分数线,实际是按招生计划比例形成的投档线。
志愿填报错误 :若志愿填写不当(如院校代码错误),可能导致档案无法正确投递。
以上内容综合了各地招生政策及操作流程,确保涵盖关键信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