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预留计划是高校在国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计划内,预留少量名额用于特殊招生或调整招生计划的政策机制。以下是具体解析:
核心概念
预留计划指高校在总招生计划中划出的1%份额,专门用于跨省(区、市)招生时调节各地生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主要用途
平衡生源 :通过调整计划向生源不足的省份或专业倾斜,缓解因地区教育资源差异导致的招生压力。
特殊类型招生 :支持保送生、艺术特长生等特殊群体,或用于专项计划。
比例限制
预留计划不得超过本校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1%,且需经教育部备案。
调整依据
根据各省(市)近年高考报名人数、毕业生就业情况、高校专项计划执行情况等多维度数据综合评估。
分配方式
高校需在录取调档时,按1:1.02至1:1的比例向各省(市)分配计划,具体比例由高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录取机会
考生若被预留计划录取,需注意专业服从调剂条款,否则可能退档。
志愿填报建议
可结合自身分数、兴趣及高校往年在本省的招生计划,优先选择有预留计划的院校或专业。
注意查看高校是否对专项计划或艺术特长生有额外要求。
该政策自2020年起逐步推广至全国,旨在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但考生需关注省级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招生计划调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