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型就业政策主要围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展开,通过政策创新和资源整合,支持就业创业与经济转型。以下是核心内容:
新增就业目标
计划2025年城镇新增就业超11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重点群体支持
高校毕业生 :新增1152个专业,80%为急需紧缺专业,通过职业培训、创业指导等帮助融入市场。
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 :提供职业培训、创业补贴等专项服务。
农民工 :推进“社区微业”三年行动,建立“15分钟就业服务圈”,强化基层就业服务。
产业升级与就业匹配
发展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新能源),同时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
推动校企合作,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满足市场需求。
创业资金支持
设立创业基金,提供最高200万元贷款额度,支持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吸纳就业。
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规模至3万元,最高200万元,覆盖被征地农民、返乡创业者等群体。
创业政策优化
简化创业审批流程,降低门槛,对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减免税费3年。
推出“惠才山东”服务品牌,为高层次人才发放特殊服务卡片。
新就业形态支持
鼓励交通出行、外卖配送等新兴领域创业,提供社保补贴和灵活就业保障。
城乡就业服务新格局
实施“社区微业”三年行动,覆盖更广泛人群,2023年已帮助8.2万人就业。
推广“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提升服务便捷性。
职业技能培训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体系,鼓励企业开展岗前培训,提升劳动者素质。
设立专项补贴,支持失业人员参加职业技能提升课程。
政策协同机制
建立就业信息共享平台,实现重大项目与就业联动,优化资源配置。
将稳岗扩岗政策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激励地方政府积极作为。
社保补贴 :对吸纳高校毕业生企业,一揽子兑现社保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
灵活就业保障 :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社保补贴,最长期限3年。
通过以上措施,山东旨在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就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就业充分性协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