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别称众多,主要包含以下五类:
与日期相关的别称
端阳节(因五月初五阳气最盛)
重五节/重午节(五、午同音,五字重复)
五月节(直接体现农历月份)
午日节(对应地支午)
与习俗相关的别称
粽子节(因吃粽子习俗得名)
蒲节/菖蒲节(挂菖蒲辟邪)
龙舟节(纪念屈原的划龙舟习俗)
躲午节(午时避暑习俗)
文化内涵相关的别称
天中节(阴阳五行中五月居中)
地腊节(与腊月习俗关联)
女儿节(部分地区纪念女性)
诗人节(纪念屈原等文人)
其他特色别称
夏节(因仲夏时令)
解粽节(解粽游戏习俗)
屈原日(直接纪念屈原)
注 :不同别称反映端午节多元文化内涵,如祭祀、民俗、历史人物纪念等,其中“粽子节”“龙舟节”等因习俗最为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