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节水行动,综合国家及地方政策、技术措施及社会倡议,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双控行动
通过设定总量控制指标和用水强度标准,强化全过程管理,推动工业、农业、城镇等领域节水。
农业节水增效行动
推广滴灌、喷灌等现代灌溉技术,减少传统漫灌30%耗水,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60万亩。
工业节水减排行动
强化高耗水企业循环用水改造,2025年目标节水效率提升20%,推广先进节水工艺和装备。
城镇节水降损行动
完善城市供水管网监测,降低漏损率至5%以下,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全部建成节水型城市。
重点地区节水开源行动
针对水资源超载地区,实施水源地保护与开源措施,如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2021年非常规水利用量达138.3亿立方米。
科技创新引领行动
加大节水技术研发投入,推动水效领跑者计划和合同节水项目,提升水资源集约利用能力。
山西省“六大行动” :2020-2035年分阶段实现总量强度双控,推广高效节水灌区3个、农业示范区12个。
北京市“节水中国行”主题活动 :2025年3月举办,包含地标建筑节水宣传、全民节水接力等倡议。
内蒙古自治区节水行动 :推进农业节水灌溉改造,严控工业用水,倡导城乡居民节约用水。
温州市“节水六进”活动 :通过宣讲团、短视频大赛等形式,推广合同节水项目和水效提升经验。
公民节水行为规范 :如缩短淋浴时间(每分钟节水9升)、一水多用、关闭长流水等。
校园教育 :开展“节水课堂”,培养青少年节水意识。
生态保护 :组织河岸清洁日、水污染举报平台等,强化全民护水意识。
市场化机制 :推行工业用水预算管理,通过水价改革反哺节水建设。
技术推广 :推广高效节水器具(如节水龙头、马桶水箱改造)。
以上行动覆盖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协同的多元模式,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支撑和公众参与,共同推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