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水交融类
《题西林壁》-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山行》- 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二、自然意境类
《鹿柴》- 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入若耶溪》- 王籍: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竹里馆》- 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三、季节特色类
《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春日》- 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四、空间布局类
《望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双调令》- 张养浩: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这些诗句通过不同的视角和笔触,展现了山林的静谧、壮美与诗意,既有宏观的山水画卷,也有微观的生态细节,共同构成中国古典诗词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