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企保障就业的政策,综合近年政府文件及部门解读,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专项招聘计划
国企通过“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等专项计划,扩大招聘规模,尤其针对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项目等群体。
消除就业歧视
国资央企被要求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录用人才,防止就业歧视行为,确保优秀人才入库。
吸纳就业补贴
对新招用符合条件人员的企业发放最高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吸纳就业多、稳岗效果好的企业可获信用贷支持。
社保与培训补贴
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提供社会保险补贴、职业培训补贴,支持企业开展技能提升培训。
失业保险返还
中小微企业按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60%-30%返还,大型企业不超过30%,鼓励企业稳定岗位。
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
简化担保手续,落实免除反担保要求,支持重点群体从事创意经济、文化业态等创业活动。
一次性创业补贴
对首次创业人员给予资金支持,降低创业门槛。
困难人员帮扶
提供“一对一”就业援助,对符合条件的困难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保障基本生活。
国有企业责任
国有企业需维持就业岗位,减少裁员,对关停并转企业员工发放失业保险金。
通过以上措施,国企在稳就业中发挥“稳定器”作用,既保障了民生底线,又促进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升级。例如,2022年全国国企招录高校毕业生超76万人,同比增长23.4%,中央企业招录36.8万人,同比增长23.9%。
以上政策综合了财政、金融、社保等多方面支持,形成政策合力,确保就业市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