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就业帮扶政策是高校为促进毕业生就业而制定的一系列支持措施,主要涵盖职业指导、实习就业支持、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方面。以下是具体内容:
职业规划与技能培训
提供职业规划、求职技巧、面试技巧等指导,帮助学生明确职业方向。
针对贫困学生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标准最高2200元/人,合格后就业可获100%-100%补贴。
开展“千校行动”,组织技工院校专项招生,支持贫困家庭子女升入技工院校。
实习与就业机会
提供实习岗位,支持学生积累实践经验,部分岗位可获每日50元补助。
企业吸纳见习生可享1200元/月补贴,灵活就业学生补贴为市级缴纳社保的2/3。
企业招用补贴 :高校毕业或灵活就业学生,企业缴纳社保可享3年全额补贴(2025年延长至12月31日)。
灵活就业补贴 :个人缴纳社保按市级标准的2/3给予补贴,最高2年。
社区或公益性组织吸纳毕业生就业,按5000元/人标准提供补贴,最长3年。
求职创业补贴 :针对城乡低保家庭、残疾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学生,一次性发放800元补贴。
税收优惠 :持《就业创业证》者创办企业可享税收减免。
创业服务 :提供创业指导、项目开发等支持,简化工商登记流程。
基层就业激励 :到基层或艰苦地区就业可获学费补偿或代偿。
学生向学校提交申请材料(身份证、银行账号等)。
学校初审后公示,教育部门复审,财政部门发放补贴。
以上政策需结合当地具体实施细则执行,建议毕业生关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或相关部门获取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