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数据整理
获取至少5年财务数据(年报及附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分析收入、成本、利润等核心指标的历史变化规律。
数据质量检查
核对数据准确性,处理异常值,确保数据口径一致(如会计期间、货币单位等)。
会计准则理解
深入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勾稽关系,为后续建模奠定基础。
利润表模型
确定关键影响因素:销售额增长率、运营杠杆、成本率等。
建立假设:如年销售额增长10%,成本率控制在60%-70%之间。
计算公式:
$$text{收入} = text{历史收入} times (1 + text{增长率})$$
$$text{利润} = text{收入} - text{成本}$$。
资产负债表模型
预测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text{资产} = text{负债} + text{所有者权益}$$
关注运营杠杆变化,若预测值与历史差异显着,需重新审视假设。
现金流量表模型
预测现金流入(销售回款、投资收入)和流出(采购支出、利息支付):
$$text{自由现金流} = text{经营现金流} - text{资本支出}$$
确保现金流覆盖短期债务和运营需求。
核心参数设定
收入/销售额:基于市场趋势、历史增长率及行业平均水平假设。
成本结构:采用平均成本法或变动成本法,计算毛利率。
资产负债:预测负债时考虑长期借款、应付账款等流动性负债。
敏感性分析
测试关键变量(如增长率、成本率)变动对利润、现金流的影响,设置基准情景(最优/最差/一般)。
使用Excel函数(如VLOOKUP
、SUMIFS
)或专业工具进行动态模拟。
情景分析
构建最佳、最差、基准三种情景,通过瀑布图等可视化工具展示结果差异。
平衡关系检查
利用公式验证报表勾稽关系:
$$text{利润} = text{收入} - text{成本}$$
$$text{资产负债} = text{资产} - text{负债}$$
确保数据变动时,三张表同步更新。
结果展示
通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三大报表直观呈现预测结果。
添加关键指标(如ROE、净利率)的计算结果。
模型优化
根据验证结果调整假设,简化模型结构(如合并同类项、减少冗余变量)。
预算规划 :基于预测结果制定年度预算,监控实际执行偏差。
投资评估 :通过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等指标评估投资项目可行性。
风险预警 :设置关键指标阈值(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注意事项 :
模型需定期更新,数据来源应保持权威性;
保持公式简洁性,避免过度复杂化导致维护困难;
建议使用Excel函数(如SUMIFS
、VLOOKUP
)或专业财务软件提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