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
1935年赴英国牛津大学留学,后以《围城》闻名于世。
徐志摩
1921年赴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创立“新月派”,代表作包括《再别康桥》。
鲁迅(周树人)
留学日本期间加入革命团体,回国后从事翻译和文学创作,着有《狂人日记》等。
郭沫若
1914年赴日本九州大学学医,后长期居留日本,推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
郁达夫
在东京帝国大学学习期间创作《沉沦》,是“五四”时期代表作家。
冰心
留学日本期间开始文学创作,代表作有《寄小读者》。
周作人 :与鲁迅同窗,留学日本,后参与《大系辞》编辑。
李大钊 :早稻田大学政治科留学生,发表《国民之卧薪》等文章。
陈独秀 :东京成城学校陆军科毕业生,新文化运动领袖。
张翎 :加拿大籍华人作家,先后在卡尔加利大学和辛辛那提大学获英国文学硕士,代表作包括《金山》《余震》。
文化输出代表 :陈季同(陈独秀)以法语翻译《中国人自画像》等作品,介绍中国文化给西方学术界。
跨领域学者 :如王国维(东京物理学校)、钱锺书(牛津大学)等,虽以学术成就着称,但留学经历对文学创作有重要影响。
以上作家通过留学经历拓宽了视野,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