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的概念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但作为正式政策术语和社保体系中的分类,其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具体时间线如下:
概念起源(20世纪70年代)
经济危机和大规模裁员催生了灵活就业的雏形,自由职业者、合同工等非传统就业形式逐渐出现。
政策框架形成(20世纪90年代)
1995年,经合组织(OECD)首次提出“灵活就业”概念,并推动各国政策探索。 - 1997年英国工党推出“灵活劳动力市场”政策,美国1996年通过福利改革法案支持非传统就业。
国家层面认定(2009年)
中国于2009年整体推出灵活就业社保政策,正式从法律和社保体系承认这一就业形态,覆盖网店店主、自由职业者等群体。
政策推动与现状(2020年代)
新冠疫情后,2020年4月中国出台灵活就业政策,鼓励居家创业和弹性用工,进一步推动这一领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