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秦始皇(嬴政)
中国首位皇帝,统一六国后于公元前219年登泰山封禅,开创泰山封禅制度。
二、汉武帝(刘彻)
继位后8次登泰山,每次胜利后祭祀以彰显功绩,是封禅次数最多的皇帝。
三、汉光武帝(刘秀)
东汉开国皇帝,为恢复汉朝统治于公元56年登泰山,结束新朝乱世。
四、汉章帝(刘启)
开创“章草”书法,公元前85年登泰山祭祀,延续明章之治。
五、汉安帝(刘祜)
被太后扶持登泰山,公元前124年祭祀,体现汉朝中期稳定。
六、隋文帝(杨坚)
结束南北朝分裂,公元595年登泰山,奠定隋朝基业。
七、唐高宗(李治)
延续唐朝盛世,公元666年登泰山,与武则天共同祭祀。
八、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盛世时期登泰山,留下《封禅表》等遗迹。
九、宋真宗(赵恒)
北宋建立者,公元1008年登泰山,开创宋朝泰山祭祀传统。
十、清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
巩固多民族国家,公元1722年登泰山,延续满族对泰山祭祀。
十一、清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
继位后多次登泰山,强化中央集权,留下大量文化遗迹。
二、其他相关说明
封禅与普通登山:秦始皇是首位封禅泰山者,而宋真宗之后仅清圣祖和乾隆祭祀泰山神未封禅。
历史争议:秦二世、汉武帝等少数皇帝因继位背景或争议性功绩被部分资料提及。
文化影响:多位帝王登山行为被后世文人传颂,如李白、杜甫等诗人的作品与泰山紧密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