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的色温是描述光源颜色特性的物理量,通过黑体辐射理论定义,单位为开尔文(K)。其本质是模拟黑体在不同温度下发出的光色变化,数值越高颜色越偏蓝,数值越低颜色越偏黄。
黑体辐射理论
色温基于绝对黑体从绝对零度(-273℃)加热后发出的光色变化。随着温度升高,黑体光依次呈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连续光谱。
色温与温度的关系
2700K-3000K :暖黄色光,接近传统白炽灯泡。
3000K-3500K :中性白光,接近自然日光。
3500K-4100K :冷白色光,适合需要明亮且无暖调的场所。
4000K-6500K :蓝白色光,营造清爽明亮的视觉效果。
低色温(2700K-3000K)
产生温暖舒适的橙红色光,适合卧室、客厅等需要放松氛围的空间。
中性色温(3500K-4100K)
接近自然光,适合厨房、书房等需要集中注意力的区域。
高色温(4000K-6500K)
带蓝调的冷白色光,提升空间明亮度,适合办公室、商场等场所。
色温范围 | 典型场景 | 适用场景 |
---|---|---|
2700K-3000K | 暖黄色光 | 卧室、客厅、餐厅 |
3000K-3500K | 中性白光 | 厨房、书房、办公室 |
3500K-4100K | 冷白色光 | 商场、办公室、实验室 |
4000K-6500K | 蓝白色光 | 办公室、工厂、展览厅 |
卧室/客厅 :优先选择2700K-3000K的暖黄色光,营造温馨氛围。
书房/办公室 :推荐3500K-4100K的中性白光,兼顾明亮与舒适。
商业空间 :多采用4000K-6500K的冷白色光,提升专业感。
通过合理调节色温,可有效优化空间氛围与功能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