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招生是指国家或高校为促进教育公平而设立的专项招生计划,主要面向特定群体提供优先录取机会。根据招生主体和实施范围,专项计划可分为以下三类:
招生对象
面向全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如贫困县、县以下高中)户籍且高中三年学籍的考生。
招生计划
每年约1万名,由中央部门高校和地方重点高校共同承担,其中本科计划占主导。
录取优势
考生可单独排队录取,享受降分优惠,部分院校可免试专业测试。
招生对象
面向本省实施区域(如县、市)农村户籍考生,部分省份要求考生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招生计划
由各省重点高校承担,通常为该校本科计划的一定比例(如3%)。
录取特点
需符合本省高考报名条件,录取时与统招考生同时进行,但优先于统招。
招生对象
面向全国农村户籍考生,部分高校要求考生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或父母一方为当地户籍。
招生计划
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经教育部批准高校承担,每年招生计划不超过该校本科总计划的2%。
录取流程
考生需提交专项计划申请材料,经高校审核通过后单独排队录取。
针对特殊地区或特殊人群(如退役大学生、少数民族骨干等),由教育部或高校单独制定招生计划,与普通高考录取体系并行。
专项计划通过招生计划单列、提前录取等方式,为贫困地区的学生提供更多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旨在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差距。考生可根据自身条件申请国家专项计划或地方专项计划,但需注意不同计划的招生范围和申请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