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仲春的诗句,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唐代诗词
王勃《仲春郊外》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以细腻笔触描绘江南仲春的山水交融之景。
胡宿《仲春三衢道中》
“隔闰年芳早,天风泛暖晖。酒香迎社重,村语向蚕稀。林际新莺出,楹间故燕归。湖头春在否,人去柳花飞。”
通过燕子归巢、柳絮飘飞等意象展现仲春生机。
二、宋代诗词
吴涛《仲春》
“雨余寒气浅,园林作春媚。不知海棠花,新来着花未。”
以细腻观察力刻画春雨后园林的娇媚与期待。
邓深《仲春即事》
“嘲弄春晴禽斗语,揄扬风色柳摇丝。麦苗含穗枇杷熟,却似江南四月时。”
结合物候现象表现仲春的独特韵味。
程公许《次韵周安道宪史仲春雨窗书怀》
“茶鼎松涛翻细浪,桃溪花雨涌香泉。旋寻笋蕨春山下,不枉江南二月天。”
以茶香、花雨等意象营造清幽的仲春意境。
三、其他相关诗词
白翰清《仲春·雨花石》 :
“雨花石,长河方解冻,深水暗兴风。物色承三月,桃枝捧日红。”
结合自然景观与情感表达,展现仲春的活力。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虽为惊蛰时作,但常被引申为仲春的代表作,以简洁语言勾勒春意。
四、补充说明
仲春作为春季第二阶段,不同诗人因地域、视角差异呈现多样化表达。江南地区因气候湿润、物候丰富,常成为诗词创作重点,如谢良辅、王勃等;而北方诗人则更注重春寒料峭中的生命复苏,如胡宿、潘绍畅等。建议结合具体创作背景欣赏,可参考《全唐诗》《宋词三百首》等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