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科举制度中,秀才是最低级别的功名,其下一级学历是 举人 。具体科举等级结构如下:
秀才
通过县级考试(童试)获得,是科举体系中的入门级别,相当于现代的高中毕业生或大学新生。
举人
通过省级考试(乡试)获得,是秀才的进阶称号,相当于现代的研究生阶段。举人享有更多社会地位和特权,如免受刑罚、进入官场等。
贡士
通过国家级考试(会试)获得,是举人中的优秀者,可参加殿试。
进士
通过殿试获得,是科举制度中的最高一级功名,可做官。
补充说明
秀才的录取难度极高,清朝末年录取率仅约2万人/1.25万人,相当于现代985/211大学的录取率。
秀才虽为最低级功名,但已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部分学者认为其文化素养可与现代研究生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