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主要传说包括以下五个经典故事,涵盖神话、民俗与历史渊源:
嫦娥奔月
后羿射日救民后,从西王母处得来不死药,交给妻子嫦娥保管。后羿外出时,徒弟逄蒙逼迫嫦娥交出仙药,嫦娥吞药后飞向月宫,后羿通过呼唤嫦娥名字使其重返人间。中秋赏月、吃月饼的习俗源于此传说。
吴刚伐桂
吴刚因犯错被贬至月宫,被迫砍伐永不枯死的月桂树。桂树随砍即合,永无止境,成为对吴刚永恒惩罚的象征。李白诗句“欲斫月中桂”广为流传。
玉兔捣药
玉兔是嫦娥在月宫的伴侣,传说其捣制蛤蟆丸可成仙。民间常将玉兔与中秋祈福、祛病联系,形成供奉兔儿爷等民俗。
后羿射日与嫦娥奔月关联
后羿射日的英雄事迹与嫦娥奔月紧密相连,后羿为救嫦娥吞下仙药,嫦娥奔月后留下玉兔作伴,二者共同构成中秋神话体系的核心内容。
月饼与中秋习俗的起源
唐朝时期,李渊赏月时将胡饼分给群臣并称“胡饼邀蟾蜍”,后经杨贵妃提议改为“月饼”,逐渐演变为中秋传统食品。这一传说融合了历史与民俗元素。
注 :部分传说如“兔儿爷”为民间艺术创作,融合了玉兔捣药等元素,形成地域性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