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回访的核心信息核实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类,综合不同场景下的实践案例:
就业状态确认
核对毕业生是否已入职,工作单位名称、职务、工作地点等是否与就业协议/劳动合同一致。
薪资福利核查
了解月薪、奖金、社保等待遇情况,评估是否符合预期。
岗位适应情况
评估工作内容、强度、压力等适应程度,收集克服困难的实例。
满意度调查
包括对学校就业服务、专业课程、校企合作的评价和建议。
职业规划咨询
了解个人职业目标,提供持续的职业发展指导建议。
技能提升需求
根据岗位需求,推荐职业培训或继续教育资源。
政策知晓度
评估对就业补贴、创业扶持等政策的了解程度。
社会贡献反馈
了解毕业生在工作中对社会的实际贡献及对母校的建议。
信息真实性核查
对比就业协议、劳动合同与工商登记信息,筛查异常情况。
动态跟踪机制
建立长期就业档案,通过电话回访、企业复核等方式持续跟踪。
思想品德评价 :部分回访会涉及毕业生在工作单位的表现及团队协作能力。
校企合作建议 :收集对合作项目、实习基地的意见,促进产教协同。
实施建议 :
高校或企业可结合自身特点,灵活运用电话回访、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式,确保信息核实的全面性和针对性。例如,工会可依托就业平台实现全员覆盖,高校则可通过专项工作深化对未就业学生的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