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清山的诗句,综合不同时期文人墨客的创作,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吴沆《三清山》
“选胜园林兴未阑,拿舟飞出小溪湾。光摇一碧回环水,翠挹三清远近山。”
以舟行溪流、山色青翠的动态画面,展现三清山的灵动之美。
苏轼《题三清山》
“三清山色秀,云气接天台。仙人何处去,空余石上苔。”
融合哲思与怀古,将三清山比作仙人居所,苔藓象征岁月痕迹。
朱熹《三清山》
“三清山上白云飞,仙人洞里紫烟微。”
以简洁语言勾勒出山间云雾缭绕的仙境氛围。
侯静雅《题月牙泉》(外七首)
其二 :“神蟒出山溪,谷中飞鸟啼。烟云尽飘渺,仙客自迷离。”
结合神话元素(如神蟒、仙客),表现三清山的神秘与幽静。
戴叔伦《送前上饶严明府摄玉山》 (唐代):
“冰为溪水玉为山,更将旧政化邻邑。”
以玉山喻指三清山,表达对政治清明的期许。
杨万里《玉山县南楼小望》 (宋代):
“青山自负无尘色,征途苦偏仄,舒啸喜清旷。”
通过对比手法,凸显三清山的超凡脱俗。
李白 虽未直接题咏三清山,但其“三清山高插云天”的描绘,为后世文人提供了重要意象。
杜鹃花 作为三清山的特色景观,也常被诗人借喻,如“千年杜鹃应入仙”。
以上诗句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三清山的自然奇观与人文意境,既有对山川形态的细腻刻画,也蕴含着诗人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