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的过程性考核是自学考试综合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特点和作用如下:
过程性考核是自学考试采用"过程性评价与国家统考笔试成绩"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旨在通过日常学习过程的动态管理,提升考生整体通过率。
降低考试难度
通过允许考生在统考前通过作业、测评、面授等方式积累分数,平衡了统考的难度压力,使考生有更多机会通过考试。
分阶段评价学习效果
实时跟踪考生的学习进度,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阶段性测试成绩等,帮助考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分模块构成
基础部分 :通常包括4次作业和2次考试,主要考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综合部分 :部分试点本科专业可能要求参与面授教学活动并完成相关任务。
成绩计算方式
过程性成绩与统考成绩按比例合成,一般占比70%-80%(具体比例因专业而异)。例如,某专业可能采用"30%统考成绩+70%过程性成绩"的计分规则。
合格标准 :过程性成绩通常要求达到60%-70分,具体分数线由主考院校制定。
最终成绩计算 :若过程性成绩低于统考成绩,则以统考成绩作为课程成绩。
通过引入过程性考核,自考体系从单一的"以考定学"转向"以评促学",强化了学习过程的管理,使更多考生能够通过自学完成学业。
注意 :不同省份、不同专业的具体考核方式和比例可能有所差异,建议考生以所在省份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最新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