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就业人员是指通过就业实现稳定收入来源的脱贫群体,其定义和范围需结合政策文件和实际统计标准综合理解:
脱贫就业人员主要包括两类:
脱贫劳动力
指乡村人口中年龄在16岁以上、 经常参加集体经济组织(如乡镇企业、事业单位)或家庭副业劳务 的劳动力。
享受就业创业政策群体
包括持就业创业证、从事个体经营、自主就业等人员。
根据搜索结果,脱贫就业人员可能涵盖以下人群:
年龄要求 :通常为16岁以上,部分政策可能将男性年满50周岁、女性年满40周岁作为条件。
就业形式 :包括务工就业(如企业、合作社)、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如个体经营)等。
特殊群体 :如残疾人、脱贫家庭成员、长期失业人员等。
政府通过以下措施促进脱贫就业:
就业培训 :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
就业岗位 :通过产业协作、劳务输出等方式拓宽就业渠道。
政策激励 :如税收优惠、社保补贴等,支持个体经营和创业。
监测帮扶 :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及时帮扶返贫风险群体。
例如,河南省通过劳务协作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连续多年实现超16万人就业;广西634万脱贫人口中,143.5万人纳入低保,其中部分通过就业实现稳定收入。
综上,脱贫就业人员是脱贫工作中通过就业实现稳定收入的核心群体,其认定需结合年龄、劳动能力及就业状态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