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班制在中国的实施历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政策奠基
2014年1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首次将走班制作为高考改革配套教学方式提出,旨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地方试点
合肥市 :2020年9月至2022年8月,依据《合肥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三年规划》,在普通高中全面推行选课走班制度,探索分层教学模式。
贵阳市 :2023年3月推出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阳光分班”改革,包含走班分层教学的探索。
学科走班 :部分城市将走班制扩展至普通高中学科课程,例如合肥市通过“3+3”选课模式,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学科组合。
特色课程走班 :如体育课实行项目化走班,学生可自主选择体能、足球、篮球等8个组别,提升学习积极性。
海陵区小学实践 :海光小学自2017年春学期起实施“走班制”,结合“行政班+社团”模式,探索小规模走班教学,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职业教育 :部分职业院校已开展走班制教学,例如某中专学校根据专业需求设置不同课程模块,学生可灵活选修。
走班制在中国教育体系中的推广经历了从政策引导到地方实践、再到课程体系拓展的渐进过程,目前已在高中阶段形成较为完善的试点模式,并向小学及职业教育领域延伸。未来需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以适应不同阶段学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