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科普 唐朝有多少大学士

唐朝有多少大学士

发布时间:2025-05-06 02:19:38

唐朝大学士的数量及制度可综合以下信息:

历史沿革

唐朝大学士制度始于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年),最初在修文馆设立四人,后改为弘文馆、昭文馆,至德二年(757年)增设集贤院大学士,形成“三馆制”。

官职定位与职责

大学士为最高文官,但实际权力有限,主要职责为参与机务咨询、起草诏令、编修国史等,与宰相共同构成“二相制”(昭文、修史)。

具体人数

历史记载明确提到“唐中宗景龙二年,置大学士四人”,后续虽有多位知名大学士(如杜如晦、房玄龄等),但官方记载的“大学士”人数以四人(即修文馆/弘文馆/昭文馆成员)为主。

与宰相的关系

大学士通常由宰相兼任,宰相分“二相”:

昭文馆大学士 :地位最高,辅助处理政务;

修史馆大学士 :仅具馆职,无实权。 因此,大学士数量与宰相人数密切相关,但官方明确记载的“大学士”以四人为准。

综上,唐朝正式设立的大学士人数为 18位 ,但这一数字可能包含不同时期、不同机构的统计口径差异。若以官职设置为准,则以“三馆四大学士”为核心框架。

温馨提示:
本文【唐朝有多少大学士】由作者 山东有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转载提供。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有货号 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有货号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