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以白居易笔触描绘重阳菊花的盛景与孤傲。
苏轼《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通过对比荷花与菊花,突出菊花的坚韧品格。
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赞扬菊花凌霜不屈的精神,反讽世俗偏见。
郑思肖《寒菊》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以拟人手法表现菊花坚守气节的决绝。
陶渊明《饮酒·其五》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以简洁语言勾勒菊花在秋霜中的清雅姿态。
白居易《东园玩菊》
"丛幽一笑东篱晓,霜华又随香冷。"
通过"东篱"意象,传递隐逸生活的闲适与淡泊。
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
"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
结合秋风与野菊,展现自然景色的萧瑟与生机。
韦安石《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金风飘菊蕊,玉露泫萸枝。"
以"金风"与"玉露"渲染菊花盛开的秋日氛围。
黄巢《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以菊花喻指革命精神,表达"百花皆杀我独存"的豪迈。
曹雪芹《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通过梦境与菊花结合,隐喻高洁品格与超脱世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