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最新信息,杭州市就业政策主要围绕稳就业、促创业、保民生等方面展开,包含以下核心内容:
创业扶持政策升级
扩大创业担保贷款对象范围,降低贷款额度上限(最高500万元)和利率,缩短创业场地租金补贴兑付周期。
设立6042个公益性岗位,通过包机包车接送务工人员、发放一次性留工补助(2285.7万元)及包车返岗补贴(40.2万元)等措施,帮助企业稳定用工。
重点群体帮扶
对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如持证人员、4050人员、失业人员等)的企业给予每月600-800元补贴。
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失业满6个月的,可申领6个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一次性临时生活补助。
灵活就业保障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新兴业态从业者可按灵活就业身份参保,享受养老、医疗保险及住房公积金补贴。
贴息贷款与担保
未来产业领域创业者可申请最高50万元贴息贷款,小微企业最高500万元贴息。
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比例提高,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创业补贴与奖励
高校毕业生创办养老、家政、现代农业企业可获3年累计补贴(第一年5万元、第二年3万元、第三年2万元)。
市级高质量就业社区(村)建设获财政奖补2万元/个。
就业见习政策完善
扩展对象至16-24岁失业青年,见习期最长12个月,提供生活补贴(不低于当地最低月工资70%)、商业保险及指导管理费补贴。
高校毕业生可参与3-6个月的创业见习训练,符合条件的可获补贴。
社会保险与权益维护
农民合同制职工与城镇职工同等参保缴费,未签合同从业者可参加养老、医疗保险。
建立企业用工补贴机制,春节期间招用外地人员并缴纳社保的企业可获1000元/人补贴。
政策协同效应 :稳企业政策与就业补贴联动,对不裁员或少裁员企业返还社保费50%,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目标与评估 :2025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目标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通过定期评估调整补贴标准。
以上政策综合了产业扶持、财政补贴、社保保障及服务优化,形成多层次就业促进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