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安规结构要求主要涉及材料、构造、防护等级及机械性能等方面,具体如下:
外壳材料
防水、防雨、防溅灯具需采用铜、含铜量≥50%的合金或类似材料制造。
部分特殊灯具(如LED灯)外壳可能要求阳极氧化或防腐处理。
金属部件
螺钉、铆钉等机械连接件需锁紧防松动,且应避免使用易变形的软金属。
铁制部件需具备防锈性能,可能需通过防锈性能试验。
防触电设计
带电部件应不可触及,便携式灯具需确保在手持最不利位置时仍保持防触电性能。
接线柱、开关等部件需固定且不可拆卸,避免因松动导致带电体暴露。
机械强度与防护
灯具应能承受冲击、温度应力及机械拉力,固定件厚度≥2mm。
部分灯具需通过MT4冲击测试,支撑底座承重能力应≥3倍灯具重量。
密封性能
防滴、防雨、防溅灯具需有效排水,内部无积水痕迹。
密封件需耐高温、耐老化,防水防尘密封圈采用新型硅橡胶材料。
根据IP代码(如IP20、IP54)标识外壳对固体物质和液体的防护能力,需通过相关试验验证。
散热设计
光学模组损坏时不影响其他模组工作,散热外壳需一体设计。
可维护性
可换部件需有足够空间操作,维修时无需拆卸带电部件。
安装与调节
支撑底座可调节角度,安装角度需满足使用场景需求。
欧洲标准:EN 60598系列(涵盖安全性、耐久性、环保性等要求)。
国内标准:GB 7000.1(冲击测试)、EN 60598-2-1(电缆连接要求)等。
以上要求需结合具体灯具类型(如LED、壁挂灯、便携式等)和适用场景综合设计,确保符合国家安全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