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节能设计标准主要包含以下核心要求,综合了技术规范、性能指标及设计原则:
高效节能光源
应优先选用LED灯,其光效(lm/W)要求更高,寿命更长且能耗更低。例如,紧凑型荧光灯(5-10W)中,1级能效需≥60lm/W,2级≥50lm/W,3级≥40lm/W。
色温与显色性
低色温(2700K-3000K)适合营造温馨氛围,高色温(5000K-6500K)适用于高亮度需求场景。
需满足显色性要求,确保物体颜色真实呈现,一般要求显色指数(CRI)≥80。
镇流器匹配
采用电子镇流器或节能型电感整流器,确保功率因数≥0.9,减少电能损耗。
能效等级
分为1-3级,1级能耗最低,3级为市场准入标准。例如,5W节能灯1级需≥60lm/W,3级≥40lm/W。
启动性能
额定电压下启动时间≤0.5秒,低温环境(-20℃)下3次启动成功且时间≤5秒。
功率因数
≥0.9,提升电网利用率和设备寿命。
自然采光利用
通过增大窗户面积、采用漫反射材料等设计,减少人工照明需求。
智能控制
安装人体感应传感器,根据人员活动自动开关灯或调节亮度。
支持远程控制和定时开关功能,避免长明灯现象。
场景匹配
根据使用场景选择合适灯具类型:
居住区:LED灯或紧凑型荧光灯;
工作场所:高度<5m选三基色荧光灯或LED灯,≥5m选金属卤化物灯。
国家能效标准 :如《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034、道路照明设计标准等。
行业标准 :如LED灯的显色性、镇流器参数等均有明确规范。
通过以上综合设计,可在满足照明需求的同时,有效降低能耗并延长设备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