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科普 什么方式带动脱贫户就业

什么方式带动脱贫户就业

发布时间:2025-05-06 05:15:06

一、产业发展带动就业

特色产业与产业链延伸

通过发展特色种养殖、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延长产业链并提升附加值。例如,山西和顺县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推动醋业与高粱种植合作,带动500余户脱贫户增收;四川金阳县三峡新能源项目提供500余个就业岗位,月均工资3000-5000元。

产业园区与乡村建设服务公司

建立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乡村建设服务公司,整合资源对接产业链,提供就业岗位并分享产业增值收益。陕西平利县通过此类公司实现11个镇全覆盖,解决脱贫户就业散乱问题。

二、政策补贴与激励

直接补贴

对吸纳脱贫人口的企业给予社保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

对跨省就业的脱贫人口提供交通补助(如四川巴中400元/人)。

间接支持

实施以工代赈项目,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创造就业岗位,例如三峡金阳风电项目带动当地农业及旅游业就业;

对就业帮扶车间进行升级改造给予场地、物流等补贴。

三、就业服务与能力提升

精准对接与岗位匹配

建立东西部劳务协作联盟,实现跨区域信息共享和精准匹配,优先安排有意愿的脱贫人口到对口地区务工;

通过“岗位共享直通车”“蓝鹰工程”等机制,将岗位送到乡镇、村社,提供技能型人才定制培训。

创业扶持

对返乡创业的脱贫人口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如山西太原5万元/人);

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服务,降低创业门槛。

四、其他创新模式

以工代赈与乡村振兴结合

围绕重点工程项目(如农业基础设施、新能源项目)开展以工代赈,优先组织脱贫人口参与,实现“以工代赈促就业”;

推广“企业+就业帮扶车间”“联合体+就业帮扶车间”模式,增强车间抗风险能力。

劳务品牌与技能提升

打造特色劳务品牌(如贵州从江县劳务就业能人带领群众就业),提升脱贫人口就业竞争力;

通过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将脱贫劳动力转化为技能型人才。

总结 :

带动脱贫户就业需产业、政策、服务多措并举。需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同时通过补贴、培训、创业支持等手段,拓宽就业渠道,并强化精准对接与动态管理,确保政策效果。

温馨提示:
本文【什么方式带动脱贫户就业】由作者 山东有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转载提供。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有货号 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有货号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