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成语
诚惶诚恐
形容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常用于书面语和正式场合。
例句:他受命起草重要文件时诚惶诚恐,反复推敲。
惶恐不安
形容内心非常害怕、焦躁不安,是表达惊慌情绪的常用成语。
例句:听到噩耗后,他整日惶恐不安,食不下咽。
二、其他相关成语
汗流浃背 :因恐惧或紧张而汗流满背,常与“惶恐”搭配使用。
惊惶失色 :因惊恐而脸色苍白,常用于描述极端恐惧状态。
惊惶万状 :形容惊恐到了极点,行为失常。
胆战心惊 :形容非常害怕,常与“魂飞魄散”等词联用。
三、成语出处
诚惶诚恐 :出自《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原文为“建为郎中令,书奏事,事下,建读之,曰:‘误书!马者与尾当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谴死矣!’甚惶恐”。
惶恐不安 :虽未直接出现,但《汉书·王莽传下》中“人民正营,无所措手足”可引申为类似含义。
四、补充说明
部分成语如“忐忑不安”“惴惴不安”虽未含“惶”字,但常与“惶恐”情绪相关联,需根据具体语境区分。建议结合语境选择成语,注意成语的准确含义与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