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早灯具的名称和形制可归纳如下:
陶豆
目前已知最早的灯具是战国时期的陶豆,其造型为盘底中央有突起用于插灯芯的细把陶制器皿,是古代主要的照明工具。陶豆不仅用于照明,还兼具礼器功能,是商周时期的重要器物。
原始火把与燎
在陶豆之前,古人可能使用手持火把(烛)或地面火堆(燎)照明。西周时期已出现手持火把(烛)和地面火堆(燎)的区分。
"镫"与"登"
战国时期文献《楚辞·招魂》中已出现"华镫"的记载,说明当时已使用"镫"指代灯具。另有"登"(瓦豆)之称,但"灯"字尚未正式出现。
"灯"字的起源
"灯"字最早见于战国时期,但最初可能为假借"豆"字,因形状相似而得名。
时间线 :
陶豆(战国)→ 蜡烛(西周)→ 油灯(汉代)→ LED灯(现代)
技术演变 :
早期灯具以油脂为燃料,逐渐发展为使用植物油、动物脂肪等,再到电光源的演变过程。
综上,古代最早灯具的实物证据为陶豆,而正式的名称"灯"则出现在战国时期,最早文献记载见于《楚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