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整体服装针织学涉及从基础针法到复杂造型的系统学习,以下是关键步骤和技巧的总结:
元仝织法
前后针床共同参与编织,最后半转放松字码以便过梳。
过梳技巧
使用弯针板转移纱线,避免线头打结。
单边与坑条
单边:仅前针床编织,字码上提,适合短款。
坑条(罗纹):双面交替编织,分为规则(如1×1)和不规则坑条。
起针与收针
身体部分:从反面起针,采用“2、3、2、3…”等基本针法。
袖口与领口:需单独处理,通常用全下针或交替针法。
编织密度计算
根据胸围尺寸计算总针数,例如胸围90cm需45cm×编织密度。
边缘处理
下摆:反面起针,单行或双行收针。
肩部:三等分留针,斜肩部分行行减针。
斜肩与高领
斜肩:肩部三等分,隔行减针,可保留后领窝。
高领:起针106针,交替下针和挑针,形成尖领。
加针与缩针
加针:每8行加一次,需均匀分配。
缩针:收针时保留1-2针空隙。
省布与装饰
省布:通过缩针或调整针法减少面料用量。
装饰:挑花、螺纹边等手法增加美观性。
线头打结 :使用弯针板或剪刀整理。
针法混乱 :起针前固定线头,分段练习基础针法。
尺寸偏差 :编织过程中定期测量胸围,调整针距。
材料准备 :粗羊毛线8.0mm棒针,起针48针。
基础底边 :正反面交替织单螺纹底边。
主体编织 :换10mm棒针织搓板针花样,保持密度均匀。
收口处理 :下摆留1尺余,袖口加针收口。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的掌握,可逐步提升针织整体服装的编织能力。建议从基础款(如开衫、毛衣)入手,逐步尝试复杂款式(如高领、斜肩),并结合实际需求调整针法和材料。